冬季,对于心脑血管来说,是一个危险的季节。
每年冬天,都会有大量心脑血管病人发病,因此偏瘫、失语,甚至丧失生命。
冬季无疑是心脑血管的高发季,那么,其高发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?
心脑血管病高发的三大原因:
1、天气变冷使血液黏度增加
天气骤然变冷,人体新陈代谢缓慢,血液黏稠度增加。
老年人普遍存在动脉硬化症状,如遇寒冷空气袭击,便会全身血管收缩,血流阻力增加、心脏负担加重,很容易导致冠状动脉痉挛,诱发心肌梗死。
2、血压波动大导致脑出血
冬季室内外温差大,血压波动增大。
高血压或动脉硬化患者血管弹性差,血压突然升高易导致高血压或脑动脉硬化患者发生脑出血。
3、心理情绪诱发
由于气候和温度的变化,很多人容易在冬季产生抑郁情绪。
心情不畅,心理压力过大及居住环境、生活饮食习惯以及过度劳累等都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。
4类食物比较伤血管,冬季要少吃
1、肥肉
气温下降之后,心血管病患者要减少肥肉、尤其是猪肉的摄入量。
如果经常处于高脂肪、油腻的饮食中便会使得血液中的的胆固醇和脂肪含量与日俱增,此外还会附着在血管壁上,成为导致血管硬化的重要因素。
2、动物内脏
很多人都喜欢吃动物内脏,如猪心,猪肝,猪腰子等。可是,你知道吗?动物内脏含有的动物脂肪和胆固醇是非常高的。
一旦体内的胆固醇变多,就会对人体内的动脉造成一定的损害,进而增大患上动脉硬化的几率,增加患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几率。
3、腌渍品
很多腌渍品,都不怎么健康。
腌渍品中含有大量的盐,包括一些零食如:鸭脖子,话梅等。
这些食物中的盐含量都比较高,吃多了会增大心脏、肾脏的负担,也会损伤血管
研究表明,吃完含盐量多的食物,短短30分钟后,血管扩张能力就会受到影响,即使原本血压正常,食盐摄入过多,也会迅速对血管产生伤害。
4、高糖食物
在平时经常吃一些含糖分高的食物,那么就会引起血糖升高,而引起体内蛋白质和脂肪等一系列的代谢出现紊乱。
久而久之,就会形成高血压而破坏血管内皮细胞,最终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,而诱发心肌缺血。